燕子遭遇了一場友情背叛,
堪稱現代版的農夫與蛇。
燕子過年回鄉探親的時候得知
珍珍被前公司裁員,
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,
正好公司在年後有招人計劃,
便介紹了珍珍來自己就職的公司做銷售。
燕子是銷售部主管,
她介紹人進來老闆二話不說就答應了。
燕子對珍珍的照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,
她不僅盡心盡力地向珍珍傳授銷售經驗,
還常常把兩人共同跑客戶的業績
直接掛在珍珍一人名下。
珍珍見不得和自己同水準的人,
過得比自己好
上季度,燕子再度晉升,
由銷售主管升為品牌經理,
公司突然有傳言說,
燕子跟副總的關係不一般,
燕子之所以每次都能得銷售冠軍,
都是因為副總動用了自己的個人資源,
說燕子在短短的兩年間就實現了
銷售員、主管、經理三連跳,
不過就是犧牲色相一路睡上去的。
燕子在公司人緣不錯,
很快就有人告訴她,
一直在她背後詆毀她的,就是她的珍珍,
而且因為她與珍珍的關係鐵,
很多人都對此深信不疑,謠言便迅速擴散。
燕子百思不得其解:
現在公司給珍珍的待遇,
比珍珍前公司的待遇要好許多,
為什麼她不懂感恩,還要反咬我一口?
其實,如果這份工作不是燕子介紹的,
珍珍可能也知足了。
但燕子是珍珍從小玩到大的伙伴,
家庭條件差不多、教育背景差不多,
眼見著一直跟自己同一水平的人
突然過得比自己好數倍,
她就無法淡定了。
層次越低的人,
越是喜歡詆毀忌妒
我曾在網上看到過這麼一段話:
當你接觸的人越多、層面越高,
你會發現,越高端、越有教養的人,
大都相互支持、抱團發展,
因為你好了,大家都好;
越低端、層次越低的人,
越是喜歡詆毀忌妒、相互拆台、彼此鄙視,
因為我不好,我也不讓你好。
這話很有道理。
沒見過世面的人
最不能容忍別人知道的比自己多,
沒有能力的人最見不得別人平步青雲,
從不努力的人總是猜疑別人的成功
是用旁門左道或者是靠運氣。
層次越低,越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,
珍珍就是這樣的人。
寧願得不到,
也不願自己得到的比別人少
曾有一個社會事件引發刷屏:
廣東某富豪捐 2 億資金,
建了 258 套別墅贈鄉親,
卻遲遲送不出去。
原來,村民們對別墅的分配問題產生了異議:
有子女即將結婚的家庭要求多分一兩套房的;
有戶口早已外遷又要求要回來分房的,
還有村民要求補償舊房拆遷的…
結果是,原本 3 月初可以交付的別墅,
連續幾天遭人惡意破壞,
十多個窗子被石頭砸壞,
房子還沒送出去就要開始維修。
一方面,寧願得不到,
也不願意自己得到的比別人少;
另一方面,
覺得身邊出了個能力比自己好數倍的大能人,
多補貼自己一點是應該的。
不患寡而患不均,劫富濟貧,
都是眼界窄的表現,
只懂得索取,不懂得進取,
所以越變越貪婪。
愛忌妒的人從不想著進步,
而是極盡排擠和挖苦
大衣哥朱之文走紅後,
曾一度與村民鬧僵,
平日裡那個一同吃喝一同下地的農民,
一夜間成了上過春晚的大明星,
起初還能引以為榮,久了便份外眼紅。
朱之文回家鄉修路,
村民不領情,嫌他貢獻得太少;
借出去的錢,
村民不願意還,覺得是理所當然;
村委給立的功德碑,被村民砸了,
甚至還有人半夜跑去砸朱之文家的窗子。
還是那片地,還是那群人,
不過是因為他跑得快了一點兒,
情義就不是當初那份情義了。
羅素有句名言說:
嫉妒可能是人的所有天性當中
最不幸的一個了
由於嫉妒,
人不去從自己所擁有的事物中去汲取快樂,
卻不斷的從他人所擁有的事物中汲取痛苦。
忌妒內心是尖刻的,
更是自甘墮落的
善妒的人內心是尖刻的,
當他人比自己更佔優勢時,
他們不會想著如何去趕超他人,
而是極盡排擠和挖苦,
甚至為對方設置障礙。
善妒的人其實也是自甘墮落的,
因為趕超別人需要努力,
而嫉妒別人卻毫不費力。
見不得別人好,
是一種很糾結的心態
一方面,因為看到對方擁有的資源
比自己多,會產生焦慮;
另一方面,因為感覺到本屬於自己的東西
被別人拿走了,又會產生憤怒,
所以,他們在給別人造成困擾的同時,
自己的幸福感其實也是大打折扣的。
世面見得少、認知層次低,
就不願承認別人比自己強
嫉妒最易讓人迷失方向,
把情感和精力花浪費在一個
跟自己人生無關的目標上:
仇恨和攻擊他人。
那些見不得別人好的人,
他們的腦海裡始終盤旋著這麼幾個問題:
憑什麼?為什麼是他?為什麼不是我?
其實,這就是因為世面見得太少,
導致認知層次太低。
沒見過多少比自己優秀的人,
就不會覺得自己差,
也不肯承認別人比自己強,
所以,寧願把別人拖下來
也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。
低層次的人,
奮鬥目標只是不被他人比下去
我們公司設計部原來有兩個畫圖的實習生,
幾個月下來兩人各有所長,
學姐擅長線條,學弟擅長結構。
我們做女鞋設計,
結構決定鞋子上腳的舒適度,
線條決定鞋子外觀的美感,缺一不可。
實習期結束後,
師傅向學弟拋出了橄欖枝,
希望學弟畢業以後來公司做設計,
他認為學弟只要繼續下功夫,
很快能克服線條這個短板。
而學姐被師傅放棄的原因就是:
她常在師傅面前挑學弟線條上的毛病,
想讓師傅注意到學弟的缺點。
師傅不客氣地評價學姐:
當一個人把心思
全用來攻擊對手的時候,
就一定會忽略自身的成長。
低層次的人從來不會想到
要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
他們的奮鬥目標就是不被別人比下去。
他們一輩子都在活給別人看,
愛攀比、愛爭搶、恨人有、笑人無,
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,
以此來保持自己的優越感。
高層次的人
從來不怕別人比自己好
他們懂得相互成就
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價值。
他們見過更大的世面、
見過更多優秀的人,
會心悅誠服地去靠近同伴,
而不是去踩踏同伴。
想要什麼,請自己努力
見不得別人好,是一種病,得治,
治療方法只有一種:
想要什麼,就自己努力。
與其費心機為別人煩惱,
不如花心思把自己變好。
===================
當一個人把心思
全用來攻擊對手的時候,
就一定會忽略自身的成長。